我一直对这类剧情类游戏不太感冒,主要是我觉得有这功夫干嘛不直接看动画。直到我看到《搭档任务 秘密搜查组》的宣传画面,这种彩色漫画为主体的游戏表现形式让我倍感新奇。
本作制作十分精良,各种立绘极为丰富,很多还是动太的。配合豪华的声优阵容,加外硬件上的 HD 震动,整体给人一种看漫画加强版的感觉。结合上出彩并且逻辑严谨的故事(这是重点,也是游戏精髓),鲜明细腻、有血有肉的人物塑造,以及游戏层面的解谜等等这些素相叠加,造就了这款精彩的游戏。
JRPG 到了今天,已经没有几个 IP 能看了,《勇者斗恶龙》无疑是最稳定的一个。王道的故事,经典但略有一些小创新与时俱进的系统,更加人性化的细节设计,系列一贯的交响乐,鸟山名的人设等等这些,似乎这么多年就没怎么变过。但我又总能一口气把这种传统得令人发指的游戏顺利打通,说不上多惊艳,但就是意料之中的舒服。
或许,并不是游戏有多好玩。而是当年那个用 FC 连着黑白电视,跟小伙伴啃着日文,照着攻略把游戏打通的那个少年,想通过新作穿越到当年,重温一下那份喜悦与感动。这大概也是为什么,我们总希望自己喜欢的游戏出续作的原因。
我也算半个《火纹》迷吧,特别是 GBA 上的《封印之剑》我为了拿到通关的 S 级评价,玩了不下几十次。
这个系列一直在探索新的发展路线,从 GBA 上的《圣魔光石》开始,到 3DS 上的《火炎之纹章 if》,制作组都在尝试进行各类改革,有的是把旧系统搬回来,有的是增加新指令从微观层面对整体战略制造影响。而《火炎之纹章 风花雪月》学院时间的加入,完全可以用焕然一新来形容。这个系统其实大家还有分歧,但至少在商业上这一作是系列里面最成功的,因此这种改革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。如果你喜欢战棋,同时也喜欢喝茶种菜养老(星露谷),那本作应该会对你胃口。
《超级马里奥 3D 世界》大概是最后一个关卡制的 3D 马里奥游戏(不算酷巴之怒),因为这种模式也已经走到头了。
《超级马里奥 3D 世界》可以看成是马里奥 2D 作品 3D 化后的产物,比如 2D 的加速跑(本作可以二段加速)就沿用了过来。另外虽然是 3D 场景,但很多关卡仍然是多个一个 Z 维度的固定视角 3D 关,摄影机会跟着角色走,无法像《超级马里奥 奥德赛》那样自由调整。另外,五位性能不同的角色设计,以及关卡创意方面跟《超级马里奥兄弟 U》都非常相近,可以看成是旧时代 3D 关卡制马里奥的一个收关之作。
真正让我感到意外的是新增内容《酷巴之怒》,一个超大型的开放式箱庭关卡。跟《超级马里奥 奥德赛》的表层关作为小型关卡入口的模式不同,本作的关卡是一个纯粹且完整的大型水上乐园,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系列未来的一些轮廓,希望那天的到来不再遥远。
演出效果极其出色的银河恶魔城作品,Switch 上数一数二的画面,各区域场景绘制十分细腻,水、花草等细节动态效果逼真,同类风格里面没有能与之比肩的存在。音乐跟场景及剧情的契合度也极佳,时而大气磅礴,时而婉转悠扬,时而略带伤感。有如此优秀的音乐支撑,无任何语音的剧情也被演绎得凄美动人。游戏中还有多段“剧情强制式跑酷”,频率恰到好处,节奏及难度刚好,让人血脉贲张大呼过瘾。
打击感一如既往的出色,光剑砍杀配合 HD 震动让人误以为在玩星球大战。各类辅助攻击技能很好的配合了主力攻击,丰富攻击方式的同时也让玩家从容面对各类难缠的敌人。加个各类可调控的 Buff 技能,玩家可根据游戏战况调整,并且形成自己喜欢的流派及打法。
除去开新地图,游戏还有一些赛跑点可供玩家挑战,基本就是用最短时间从 A 点跑到 B 点,成功之后能获得一定珍贵道具作为奖励,这也让被打杀搞得精疲力尽的玩家有一丝放松的机会。
整个游戏无处不透露着精雕细琢的品质感,虽然同样是 2D 横版的游戏模式,但能明显感觉到是大手笔大制作的结果,而非像一些独立游戏那样给有一种抓禁见肘的感觉。
第 6 名:空洞骑士
这是一款让我刷新对独立游戏认知的作品,之前的偏见都被本作优秀的素质一扫而光。《空洞骑士》作为银河恶魔城类游戏的模仿者,找到了自己的定位。以昆虫为视角的独特世界观,结合手绘的美术风格,为玩家展现了一个充满幻想氛围且有魅力的地底世界。
游戏打击感拿捏得恰到好处,挥刀收刀都干净利索,丝毫不拖泥带水。虽然只有一种武器,但游戏为角色准备了多种能力,这些能力可以通过战胜 BOSS 获得,玩家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挑选并组合,从而产生叠加效果。
作为探索性质极强的游戏,本作深得银河城的精髓,各技能的获得循序渐进,而可探索的地底世界道路四通八达,游戏难度还不低,特别是后期很多地方需要超高水平的跳跃技巧,堪称手残克星。更别提很多 BOSS 战,没有一定动作游戏天赋恐怕正常通关都是问题。